自去年开始,兴隆县遭遇了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的挑战,他们主动吸取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,设立了三个管理平台,以此强化干部队伍的管理,有效提升了干部团队的积极性,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。
一线锻炼激发新任活力
兴隆县为满足县城拆迁、项目推进等关键需求,坚持“虚位以待,实职实用”的原则,挑选了30余名新任的非领导职务科级干部,让他们担任了重点工作组的组长。这些干部们深入到工作前线,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。同时完善了《兴隆县一线干部考核管理办法》,按照“备用结合、动态管理、一线检验”的原则,31名正科级干部和8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得以晋升至相应的非领导职务,此举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。
增强县乡两级干部之间的交流,对那些不适合担任乡镇领导职务的干部进行调换,同时让六名原本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转任领导职位,这样的举措促进了良好的工作氛围,也让干部们对未来努力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期待。
搭建平台促进干部交流
兴隆县为了提升干部队伍的构成,增强了县乡干部间的交流。那些不能胜任乡镇领导职位的干部得到了及时的调整,同时,那些年轻有为、勇于担当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得到了转任领导岗位的机会。这样的交流制度,不仅让干部能在适宜的岗位上施展才能,还为干部队伍带来了新的生机。截至目前,已有六位非领导职务的干部成功晋升为领导干部,这一变化让众多干部看到了提升职级的机会,同时也让他们对未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设岗定责激活转任干部
县委发布了《关于做好离任领导干部岗位设置和责任划分的通知》,旨在强化对特定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考核与管理工作。该通知中设定了包括矛盾调解、基层党建辅导在内的15个岗位,80余名干部经过程序安排,均已按照规定职责就任新岗位。这些岗位充分利用了干部们的丰富经验,使得他们在新的角色中继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热情。
同时,我们设立了组织部门和分管部门的双重考核管理职责,分管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联络和管理,并定期进行汇报。到了年底兴隆县民政,县委组织部门还会对在职干部进行测评,并对表现优异的离任干部进行表彰,从而激发了干部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。
完善考核确保工作落实
为保障岗位责任落实到位,兴隆县设立了一套详尽的评估体系。该体系由组织部门与相关责任部门共同执行,对在职人员实施严谨的评估。相关责任单位定期收集干部工作汇报,了解工作推进状况。每年年底,组织部门还会组织一次综合评价,对表现优异的干部予以嘉奖。这套评估体系让干部们既感受到了责任压力,也激发了工作动力,进而促使他们严谨履行职责兴隆县民政,主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。
跟踪复用挖掘免职干部潜力
兴隆县对于因工作失误或案件影响而被免职的科级干部,依据“人尽其才、岗适其人”的原则,进行了岗位调整。自去年起,有2名党政主要领导和4名领导职务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。经过县委的深入交流,他们重新激发了工作激情,主动投身于核心工作,为地方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对那些尚未分配工作的被免职科级干部,需设立干部跟踪记录档案,并定期进行交流沟通、实施监管,以维护干部的心理健康。同时,让他们认识到组织并未将他们抛弃,以此激发他们重新振作的精神,提升他们履行职责的自觉性。
持续关注助力干部成长
兴隆县不仅注重对被免职干部的工作安置,而且持续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和职业成长。他们通过设立跟踪记录档案,定期与干部进行沟通,掌握他们的想法和需求。这种不间断的关心与帮助,使干部们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,有利于他们调整心态,重新投入到工作中。你如何看待兴隆县这种干部管理模式,它对其他地区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