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确保村级“小微权力”的规范运作,维护农村基层的廉洁建设?丹凤县发布的《关于村(社区)党务村(居)务财务公开工作的意见》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。下面,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个方案。
明确公开内容
丹凤县推行“三务”公开清单制度,这一做法旨在确保“小微权力”在透明环境下有效运作。在党务公开方面,具体列出了包括党组织换届选举、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划分在内的11项公开事项。例如社区党务公开栏模板,在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公开中,村民们可以清楚地知晓选举的具体流程和候选人的相关信息。至于村务公开,则涵盖了社会救助、扶贫资金、捐赠款物发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10项内容。扶贫资金的发放情况是公开透明的,这样村民就能清楚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相关标准。在财务方面,详细列出了村(社区)的收入、支出等详细信息,共有六项内容,确保了对“小微权力”运行的全覆盖监督。
拓展公开方式
依据便民快捷的原则,丹凤县主动拓宽“三务”公开途径。在党内,通过举办会议、发放文件、发布书面通知等方式进行公开。例如,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来告知党组织近期的工作情况。对于面向社会的公开,则是在村(社区)的“三务”公开栏进行公示。对于那些与党员和群众重大利益相关的事项,会利用“明白卡”、宣传单等专门的公开材料。比如,拆迁补偿方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公开。同时,需精确地区分长期、定期以及及时的公开事项,对于关键事项,则会根据反馈进行完善,并重新进行公开,以保证民众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获取信息。
规范公开程序
公开事项可分为普通和关键两种,处理流程各不相同。普通事项通常由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、村(居)委会主任、监委会主任以及文书共同商议,达成一致后予以公开。比如,日常办公用品采购费用的公布。至于涉及关键事项的党务工作,需遵循党组织领导班子提出方案、党组织进行审查、书记或镇党委进行审批、党组织具体执行的步骤。例如,对于重大建设项目党务的公开。村(居)务、财务信息公开的流程较为繁琐,需由村委会提出方案,随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审查,再经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联席会议进行讨论,最后公布并报送镇办进行备案,以保证信息公开的严谨和规范。
夯实公开责任
“三务”公开职责清晰。县纪委(监委)和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监督与指导,组织部、民政局、财政局承担指导培训工作。各镇(街道)党委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,而各村(社区)党组织和村(居)委会作为责任主体,书记和主任则是首要责任人。以某村党组织书记为例,他们需对本村“三务”公开的全过程负责。将村级干部的奖惩及年度考核与“三务”公开紧密挂钩,以此激励他们切实履行职责,确保“三务”公开工作得以规范有序地进行。
推动基层廉政
丹凤的这项措施对于加强基层廉政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通过实行“三务”公开,可以有效地遏制村干部权力的滥用和贪污腐败现象。例如,公开扶贫资金的发放详情,就能防止有人非法冒领。村民们能够清楚地知晓村里各项事务的资金使用去向,从而加强了对这些事务的监督。此举也有助于增强村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,使他们认识到权力必须受到监督,不能随意胡为社区党务公开栏模板,从而在基层政治生态中营造出一个清正廉洁的环境。
保障村民权益
“三务”公开真正保障了村民了解情况、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权利。村民能够依据公开的信息,对村里的各项事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。例如,在村集体土地流转信息公布之后,村民们便有机会表达个人观点。这样的做法使得村里的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,因为必须考虑到村民们的意见。这有助于提升村民对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,进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。
您认为丹凤县实行的“三务”公开做法,对于其他地方的基层发展具有怎样的参考价值?不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,同时,也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