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青团的象征性歌曲里,团歌占据一席之地,它的旋律广为人知,几乎人人都能轻声吟唱,然而,这首歌的诞生经过,了解的人却寥寥无几。在本期的“百物述百年”专题中,我们将一同回顾团歌背后所蕴含的历史篇章。
团歌筹备历程
1922年5月5日,中国共青团宣告成立。转眼到了1949年4月,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也刚刚成立,征集团歌的议题随即被提出。不过,由于种种原因,这项工作一直未能付诸实施。直至1987年,共青团十二大的筹备期间,团歌的创作任务才正式被纳入日程。同年5月,《中国青年报》公开发表了征集团歌的公告。
歌词创作故事
胡宏伟,这位从军旅生涯中走出的艺术家,对共青团怀有深厚的感情。他因创作了《长江之歌》而名声大噪。在创作团歌歌词的过程中,他倾注了满腔的热情。那首《长江之歌》仅用三天时间就一气呵成,而团歌歌词则经过了一个月的反复推敲。他将年轻人比喻为五月盛开的花海,这不仅展现了集体的力量,还蕴含了历史的沉淀与青春的活力。这种启发激发了他创作出那句备受关注的序章——“我们如同五月的花潮,以青春的热情拥抱这个时代”。随后,仅仅四天之后,他便将修改好的歌词寄送给了《中国青年报》。
作曲家的“一见钟情”
辽宁歌剧院副院长同时也是辽宁乐团团长的雷雨声,对歌词一见钟情。为了更细致地创作旋律,他携手胡宏伟共同协作,亲自走进工厂的车间和农田的田头,认真听取一线青年对歌词的看法。通过与他们的对话,他们深入了解了青年们对共青团的深厚感情,为团歌的创作搜集到了宝贵的资料。
谱曲的精妙构思
在创作这首曲子的过程中,雷雨声巧妙融合了进行曲的节奏,并且与之搭配了流行音乐的旋律。他将乐曲分为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《我们是五月的花海》节奏明快,洋溢着青春的活力;第二部分《五四的火炬,唤起了民族的觉醒……》回顾了我国悠久的历史;第三部分《光荣,中国共青团……》将音乐推向高潮,“我们,开创,新的世界”更是突出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脱颖而出成代团歌
两位艺术家对《光荣,中国共青团》这首歌进行了精心的雕琢,使其在5300首参选作品中独树一帜。1988年5月,在共青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青团团歌表达了什么,全体代表投票选出,这首歌正式被确立为代团歌。自那时起,它便在众多团员和青年中广泛传唱。
正式成为团歌
这支代团歌自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5年,经过细心调整,于2003年7月23日的共青团十五大上共青团团歌表达了什么,正式被确立为团歌。这一举措标志着共青团自成立以来的81年里,首次拥有了官方指定的团歌,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热情。
您能否感受到团歌所展现的青春风貌的点?期待您分享您的见解,一同探讨。此外,恳请您为这篇文章点个赞,并帮忙转发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