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青团的标志之一就是那首团歌,然而共青团团歌表达了什么,关于它的来历,你是否有所知晓?现在,我就要向大家讲述团歌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过往。
应征契机
1987年5月,胡宏伟,一个34岁的青年,在《中国青年报》上发现了一则征集团歌的启事。这则启事如同点燃了一簇火焰,瞬间点燃了他心中的激情。他的情绪迅速高涨,紧接着,他迅速构思了五六个创作方案。他不断琢磨,反复修改,最终,他将精心打造的《光荣,中国共青团》歌词,邮寄给了报社。
脱颖而出
1987年10月31日,喜讯传来,胡宏伟创作的歌词在《中国青年报》举办的征歌活动中,脱颖而出,从全国5300首作品中成功入选,成为10首团歌候选作品之一,且名列首位。这一显著成就共青团团歌表达了什么,为团歌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标志着关键的一步已经迈出。
谱曲之缘
雷雨声这位作曲家对《光荣,中国共青团》的歌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他觉得胡宏伟所写的歌词气势磅礴,让人看完后内心充满激动。因此,他马上决定为这首歌谱曲,希望通过音乐来凸显歌词的魅力。
创作过程
雷雨声参加了多场关于歌词内涵的研讨会,这样的经历使他对歌词的理解更加深刻。在此过程中,他也感受到了青年人的热情和活力,从而明确了创作的方向。在他的脑海中,许多音符开始活跃起来,他决定这首歌应该采用进行曲的旋律,充满青春的活力,与年轻人的气质相得益彰。同时,他也意识到需要避免旋律过于沉重。作曲的真正开始仅用了短短的两天三夜,而在此之前,构思阶段已经过去,所以整个歌曲的创作历程加起来,一共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。
精心修改
为了使歌曲能更生动地反映从“五四时期”到新世纪的时光流转,雷雨声对音乐进行了精心调整。他缩短了歌曲的时长,将最初的从头到尾的重复部分改为副歌部分重复,并且对乐器的编排进行了全新的设计。另外,他还根据团体在不同场合演唱的需要,精心制作了四个不同版本,包括标准版、艺术版、管弦乐版和军乐版。
正式确定
2003年7月23日,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,与会代表们通过投票表决,一致同意了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(修正案)》的决议。从那时起,《光荣,中国共青团》这首歌正式被定为团歌。今后,这首歌将在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场合以及新团员加入、超龄团员退团等仪式中演唱。
你还记得吗?加入团组织的那一刻,团歌唤起了你心中的那份激动与自豪。若这篇文字对你有所触动,不妨点个赞,并与周围的人一起分享这份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