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4日,在绵阳游仙区书院会议室,举办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集体备课会。来自四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,共同推动思政课程的发展,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这次会议能否在思政课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?我们拭目以待,一探究竟。
活动背景
绵阳城市学院携手西南科技大学、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以及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,举办了以“赛研融合助力提升,团结协作共创佳绩”为主题的四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集体备课会。此次活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共青团思想政治理论课,致力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。当前思政教育日益凸显其重要性,四所院校联合行动,无疑是一种勇敢且富有成效的探索,为思政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活动目标
李小荣,绵阳城市学院的党委副书记,在致辞中提到,此次活动有三个主要目标。首先,通过“磨课”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,帮助他们突破教学难题,这就像为初出茅庐的战士磨制一把锐利的剑;其次,通过“共建”来推动共同进步,建立教育共同体,追求“1+1+1+1大于4”的协同效应;最后,以“初心”为出发点,实践“匠心”,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程,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,确保思政课真正深入人心。
专家分享
四川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、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翟坤周,针对四川省“精彩一课”竞赛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共青团思想政治理论课,热情地与大家交流了参赛的关键点和策略。他详细阐述的“创新驱动、逻辑构建、启发引导、表现提升、反思优化”这五大关键要素,犹如为思政课教师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,为思政课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。
教学展示
三位教师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,在授课环节中各展所长。来自绵阳城市学院的教师深入探讨了“人机共舞”的主题,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教师以“两弹一星”的崇高精神为榜样,而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则聚焦于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。他们的出色表现,不仅展现了思政课程形式的多样化,也丰富了课程内容,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。
专家建议
李群山教授提出了“五要”教学设计体系,强调目标需清晰、内容需深入、问题需真实、材料需创新、互动需加强。这一体系全面阐述了思政课程“以学生为中心、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”的教学方法论,宛如为思政课的教学设计配备了一台精确的指南针,为教师们指引了教学路径。
活动展望
何仕元教授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。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精准的赋能,三校教师们相互示范、共同进步。同时,他展望了四校合作的美好前景,并提出了加强“联学联研联创”机制的构想,旨在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学术交流平台。此次备课会取得了丰硕成果,那么未来四校的合作又将带来哪些惊喜?我们诚挚邀请大家点赞、分享,并积极参与讨论。